🌞 每日一句 实施容灾备份保障数据持久化,应对风险需建立人生冗余方案。异地多活抵御机房级故障,多元技能防范行业性震荡。
1.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,加速构建全生态体系
上海在2025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披露,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4500亿元,形成智能网联汽车、智能机器人等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。通过开放926条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和千亿级基金支持,上海正推动“AI+”深度应用,覆盖智能眼镜、人形机器人等垂直领域,打造全球领先的AI创新高地。
2. 阿里巴巴发布通义千问Qwen2.5-Omni,多模态能力再升级
阿里推出新一代端到端多模态模型Qwen2.5-Omni,支持文本、图像、音频、视频混合输入,并实现实时流式响应。该模型在医疗、教育等场景中提升交互体验,进一步推动多模态AI应用落地。
3. OpenAI计划自建首个数据中心,投资数十亿美元强化算力
OpenAI宣布将投入数十亿美元购置存储设备并自建数据中心,以支撑万亿参数级模型的训练需求。这一举措旨在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与安全性,标志着其在硬件领域的重要布局。
4. 苹果斥资10亿美元订购英伟达AI服务器,加速生成式AI研发
苹果斥资10亿美元采购英伟达GB300 NVL72 AI服务器,约250台单价达370万至400万美元。此举显示苹果正加速AI技术研发,应对生成式AI功能延期问题,并计划与戴尔、超微合作构建大型服务器集群。
5. DeepSeek引爆博鳌论坛,开源模式推动AI平权化
博鳌亚洲论坛热议DeepSeek的开源策略,其以低成本、高性能模型打破寡头垄断,推动AI技术普惠化。专家称,中国正从AI应用端迈向原创技术领域,未来或成全球AI规则制定者。
6. 扬州建成智能化种质资源库,AI赋能农业育种
扬州里下河农科所建成1700平方米智能化“种子冷库”,可储存10万份种质资源,通过AI技术优化作物选育效率,助力农业科技升级。这是长三角地区首个高规格农业AI应用示范项目。
7. 英伟达发布Rubin芯片架构,算力需求驱动硬件革新
英伟达在GTC 2025公布新一代Rubin架构芯片,计划2026年量产,并预告下下代架构“Feynman”。Blackwell Ultra GPU的液冷系统将数据中心能效提升3.5倍,推动AI算力进入“算法—硬件协同优化”新阶段。
8. AI医疗应用加速落地,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
中国医疗领域通过AI仿真平台提升X光诊断准确率,解决基层医疗资源短缺问题。方舟健客2024年财报显示,AI医生助理助力净利润同比增长139%,注册用户突破4920万。
9. 全球AI产业链重构,深圳拟落地50个十亿级场景
深圳宣布2025—2027年落地50个具身智能场景,覆盖工业机器人、智慧物流等领域。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已聚集120家AI企业,目标形成2500家企业集群,推动全球产业链地理格局重塑。
10. AI与物理世界接口质变,机器人开源生态迎“安卓时刻”
英伟达开源机器人模型Isaac GR00T N1缩短人形机器人开发周期70%,富士康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工厂。中国厂商宇树科技、绿的谐波加速抢占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市场,预计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规模破3000亿元。
|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 / 网络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