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,就是养成习惯!

教育孩子一直是咱们心头的大事,可教育到底是什么呢?叶圣陶先生说得好:“教育是什么?往简单方面说,只须一句话,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。” 可见,习惯对孩子的人生影响深远,从幼年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,刻不容缓!今天咱就来唠唠为啥习惯对孩子这么重要,又该咋培养。

图片

在孩子成长的路上,要是好习惯傍身,那简直如有神助。比如自律的习惯,能让孩子自觉安排学习和玩耍时间,不用家长在后面追着赶着催作业;阅读的习惯,能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,开阔眼界,写作文时妙笔生花。相反,要是染上坏习惯,像做事拖延、沉迷电子产品,孩子不仅学习受影响,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可能变得萎靡不振。养成好习惯,就如同给孩子的人生铺上了红地毯,每一步都走得稳健又自信,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。

家长们,咱们赶紧行动起来培养孩子好习惯。第一,给孩子制定清晰的规则。比如规定每天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,让孩子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,培养时间管理和自律习惯。第二,家长要做榜样。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,要是咱们自己天天捧着手机,却让孩子去看书学习,这可没说服力。咱们自己热爱阅读,孩子也会受到熏陶。第三,及时鼓励孩子。当孩子有好习惯的表现,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,比如第一次主动整理了书包,都要马上表扬,强化这种行为。用我们的耐心与坚持,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,成就他们的精彩人生。

图片

#习惯养成 #榜样作用 #育儿理念 #读书

针对习惯成就一生-名人名句

  • “凡人之性成于习。”:出自《管子・禁藏》,意思是人的性格、习性是在后天的学习、实践和环境影响中形成的,强调了习惯对人性塑造的重要性。

  • “少成若天性,习惯如自然。”:源自《孔子家语・七十二弟子解》,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、牢固,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,突出了儿童时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。

  • “习闲成懒,习懒成病。”:出自宋代朱熹的《朱子语类》,意思是习惯于闲适就会变得懒惰,习惯于懒惰就会酿成弊病,从反面说明了不良习惯的危害,提醒人们要养成勤奋、积极的习惯。

  • “习与正人居之,不能无正也;犹生长于齐,不能不齐言也。”:出自《潜夫论・慎微》,意思是经常和正直的人在一起,就不能不正直;就好像生长在齐国,就不能不说齐国的方言。强调了环境和习惯对人的影响,与正直的人相处,会养成正直的习惯,从而影响一生的品德和行为。

  • 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”:源自《荀子・劝学》,意思是蓬草长在麻地里,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;白沙混进了黑土里,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。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,容易养成好的习惯,就会得到健康成长;而生活在不好的环境里,容易沾染不良习惯,就会受到不良影响。

  • “积土而为山,积水而为海。”:出自《荀子・儒效》,意思是堆积土石可以形成高山,积聚水流可以形成大海。比喻只要不断积累,养成积累的习惯,就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,强调了积累的习惯对于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性。

  • “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”:出自《诗经・大雅・荡》,意思是人们做事往往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,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最后,有好的结局。这句话从反面提醒人们,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,只有坚持到底,才能成就一番事业。

  • 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”:出自唐代韩愈的《进学解》,意思是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,由于玩乐而荒废;德行由于思考而有所成就,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。强调了勤奋和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业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,而嬉戏和随波逐流的习惯则会导致失败。

  • 叶圣陶:“教育是什么?往简单方面说,只须一句话,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。” 深刻地指出了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培养习惯,强调了良好习惯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,因为习惯能够影响一个人在学习、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,进而决定其人生的发展方向。 “习惯不嫌其多,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,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,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。” 这句话明确了习惯的多样性以及需要注意避免的不良习惯,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习惯对人的影响,提醒人们要注重培养积极的习惯,摒弃不良习惯,以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。

  • 巴金:“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。” 强调了在儿童教育中,培养好习惯是取得成功的关键。儿童时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,这个时期养成的好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,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,帮助他们在学业、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。

  • 默多克:“人不能决定命运。人决定习惯,习惯决定命运。” 直接阐述了习惯与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,突出了人通过养成习惯来塑造自己命运的观点,强调了个人在习惯养成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,即人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培养良好习惯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。

  • 朱光潜:“许多人在车尘马足、酒绿灯红中滚来滚去,忙得如痴如醉,就是没有工夫来想一想自己,没有工夫来做一点反思的工作,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,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的躯体。” 从反面说明了缺乏反思习惯的危害,提醒人们要养成反思的习惯,时常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,避免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自我,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方向,实现精神的富足和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