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破教育困局,必须向着光明走去:倾听《十三邀》的深刻反思
强烈建议大家看下许知远在《十三邀》第八季第六集采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的节目。 节目核心内容围绕教育公平、底层困境、体制反思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。 教育的内卷化:林小英直言国内教育太卷,孩子和家长为分数不断投入精力,陷入无意义竞争。高考压力使孩子从小备考,课外补习、刷题成为常态,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被填满,成为考试机器。 教育的目的与本质:林小英认为教育不能仅为谋生,更要让孩子成为能感知世界、享受生活、有创造力和思考力的个体。“会玩”是创造力的体现,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,但孩子感受生活、享受人生的权利被剥夺。 教育的评价标准:当前教育以成绩、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,将所有人纳入统一标准比较评判,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多样性。林小英呼吁教育应尊重个体差异,激发多元潜能,为学生打下必要基础,给予他们探索兴趣和潜能的空间。 县域教育的困境:林小英通过调研项目发现,县域教育处于竞争链条末端,师资匮乏,学生升学压力大。来自县城的孩子在现有竞争体系中难出头,初中毕业就因中考分流,很多孩子被“甩出去”,教育体制缺乏为他们提供的多元出口。 教育对生命力的影响:从高一到高三,学生生命力萎缩明显,高三学生眼中无光、缺乏生命力。这种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创造力,扼杀了他们的生命力和想象力,使地方性、本土性被边缘化,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。 #教育的内卷化 #孩子成长 #教育 #读书